
孩子是家庭的希望,祖国的未来,让孩子们在成长中沐浴阳光、远离罪恶,是我们共同的愿望,也是所有教育者的初衷。近年来,媒体曝光的未成年人遭遇性侵事件频发,教训十分深刻,未成年人性侵防范教育刻不容缓。家长朋友们要切实做好孩子的安全教育,让孩子远离性侵害危险!请您和我们一起,对孩子进行预防性侵安全教育,让孩子学会保护自己,勇敢说“不”。
下面,请您和孩子认真阅读下面的内容,让我们一起帮助孩子提高警惕、远离风险。
一、与儿童性侵害相关的法律
我国刑法与性侵害未成年人相关的罪名主要为强奸罪、强制猥亵、侮辱罪、猥亵儿童罪和引诱幼女卖淫罪。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规定:
第二百三十六条
第一款 以暴力、胁迫或者其他手段强奸妇女的,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。
第二款 奸淫不满十四周岁的幼女的,以强奸论,从重处罚。
第二百三十七条
第一款 以暴力、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制猥亵他人或者侮辱妇女的,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。
第三百五十九条
第一款 引诱、容留、介绍他人卖淫的,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、拘役或者管制,并处罚金;情节严重的,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,并处罚金。
二、了解隐私部位
教孩子认识自己的身体,知道身体各个部位的名称和功能,懂得有些部位露在外面可以给别人看到,有些部位是隐私部位,不能让人看到,也不能让人摸。
短裤背心遮挡的部分就是“隐私部位”,包括胸部、臀部和阴部。
三、保护好隐私部位
隐私部位只有爸爸妈妈、特别亲近的主要看护者、医生可以看,而他们也只能在帮你洗澡,擦屁股、换衣服或者生病了去医院检查时才能看。其他人、其他时间、任何地点都不可以!
要对这些行为大声说NO!
1.别人不必要,却有意识地触碰你的隐私部位。
2.让你看带有身体裸露的人像图片、影视视频。
3.把你带到一个隐秘的地方,叫你脱下衣服或裤子,抚摸你的隐私部位。
4.让你抚摸他身体的某个地方,或让你看他的裸体以及隐私部位。
5.强行亲吻。
四、日常加强自我防护
日常加强防性侵安全教育,提高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,才能从根本上防止儿童性侵事件的发生。
1.隐私部位不能碰。每个人都有保护自己身体的权利,身体是属于自己的,隐私部位不许别人看,不许触摸。当然也不能观看或者触碰别人的隐私部位。
2.结伴而行不落单。尽量和朋友、同学结伴而行,不独自走夜路或者进入偏僻场所,不去过街天桥、隧道、娱乐场所周边等危险多发地带。
3.小恩小惠不能要。“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”,不能贪图便宜接受他人的食物、饮料或者财物,防止掉入坏人设下的圈套。
4.不良信息不去看。要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,不去看淫秽色情的网站;平时不要出入迪厅、酒吧、夜总会等场所,抵制不良信息的诱惑。
五、遭到侵害,要这样做
一旦遇到性侵害,一定要学会自救,可以尝试做到以下几点。
1.大声呼救。
2.对坏人撒谎,保护自己。
3.摔破东西或制造声响,引起他人的注意。
4.想办法逃离,并寻找安全处所。
5.确认安全后,及时拨打110报警或与家人取得联系。
六、关于儿童防性侵,家长能做的事
预防孩子遭到性侵害,家庭教育也很重要。那家长能做哪些事呢?
1.加强防范意识,对孩子进行系统的防性侵教育,提高孩子的自护意识和自救能力。
2.不轻易将孩子托付给他人照顾。
3.知晓孩子的出行情况,尽量避免孩子独自外出。
4.经常检查孩子衣物和身体有无异常。
5.关注孩子的情绪,发现问题,及时沟通。
6.一旦发现孩子受到伤害,及时报警,绝不“私了”或沉默。
七、关于儿童性侵常见的误区
关于儿童性侵害,有不少人存在着一些误区,容易产生误导。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些儿童性侵的误区。
1.男孩不可能遭到性侵害。事实上,男孩女孩都可能遭受性侵。
2.孩子小不会遭到性侵害。事实上,任何年龄的孩子都可能遭受性侵。
3.性侵孩子的大多是陌生人。事实上,性侵孩子的70%以上是熟人。
4.性侵者都会使用暴力。事实上,他们有时候会利用贿赂、诱骗、关爱等手段。
5.孩子能远离被性侵的环境。事实上,家长没有办法让孩子时时刻刻都处于远离各种伤害的环境。
6.重视财物而忽视人身安全。要直接告诉孩子,在爸爸妈妈眼中,孩子的生命比任何财产都重要。
八、不幸遭遇性侵后的心理干预
遭到性侵后的改变,最严重的会成为加害者或出现自残、自杀行为。因此,事后的心理干预最为关键,能够帮助孩子身心健康回归日常生活。
1.做好安慰工作。父母尽量不要在孩子面前发泄感情和讨论该事的处理方法。面对孩子时尽可能放松,积极向孩子表达爱意,做好安慰工作。
2. 不要追究孩子的责任。孩子才是受害者,父母不能责备孩子没有保护自己,更不能在孩子面前发泄自己的愤怒,加深孩子的内疚感。
3. 在生活和学习上更关心孩子。受到性侵害的孩子容易出现心理创伤行为,可能会有注意力不集中、成绩下降、无心作业等问题,老师和家长需要给予理解。
4.及时与心理医生沟通。事件发生后,父母应寻求专业心理医生来帮助孩子,长期跟进孩子的心理健康情况,配合心理医生帮助孩子进行心理康复 。
预防未成年人免受性侵害,是每个父母必须给孩子上的一课。在适当的时间为孩子灌输这些正确的“性”知识与观念,无疑是给孩子戴上了一层盔甲。让我们一同携手,为孩子构建一个充满阳光的学生时代。
平江县教育局:0730-6223149
平江县检察院:12309
大洲乡平安办:0730-6760078
大洲派出所:110、0730-6761110
责编:万津辉 李雅利
来源:大洲乡(根据网络综合整理)
下载APP
分享到